Feng凰訪問丨山東國控設計集團:改革重組聚合力 科技賦能啟新程
日期:2025-08-18
齊魯大地,國企改革的浪潮奔涌向前,激蕩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。在這股時代洪流中,山東省國控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應勢而生、乘浪而進——這家由山東國投公司整合山東百特展覽工程有限公司、山東省輕工業設計院有限公司、山東省紡織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等8家設計與工程類企事業單位組建而成的新生力量,以重組整合破解發展困局,以改革攻堅開拓全新格局,短短兩年間實現了從負重前行到振翅騰飛的華麗蛻變,成為省屬國企深化改革的生動范例。
集團成立之初,便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:部分單位基礎薄弱,市場化運營能力不足,資產狀況亟待改善;規模體量有限,資金與人員規模偏小,行業準入受到制約;資源布局分散,業務存在重合,體制機制尚未統一;歷史遺留問題較多,信訪壓力較大,資金缺口較為明顯……改革發展的道路上,阻力與困難交織。破局之道,始于高瞻遠矚的戰略引領。集團精準錨定“三圖”發展路徑:繪就戰略地圖,明確打造“省內一流、國內知名”特色設計工程集團的宏偉目標;擘畫產業藍圖,構建“綜合設計及工程總承包”“展覽與會展服務”“科研轉化”“融媒體”四大業務板塊,打破單位壁壘,激活協同效應;細化整合路線圖,2024年順利完成省紡織科學院事改企、省建材設計院公司制改革,2025年穩步推進能源設計院產權劃轉等工作,實現資源的統籌高效運營。改革的成效立竿見影。“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4%、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9%,‘分散的手指’終于攥成了‘有力的拳頭’。”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陸曉楠的話語,生動道出了整合帶來的質變。聚焦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綠色環保三大領域,集團加速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,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新樂章。在新材料領域,克拉瑪依高性能新材料生態產業園、夏津綠色工業園區等一批標桿項目成功落地,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斬獲6項國家級“紡織行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”;在新能源領域,津巴布韋萬津利發電廠、新疆昆侖鋼鐵多能互補項目穩步推進,風光電儲一體化方案日臻成熟,新型儲能、地熱能等前沿賽道布局持續提速;在綠色環保與智能科技領域,博茨瓦納藍濕牛皮、山東金天和紙業碳酸鈣一體化等34個重點項目有序實施,彰顯了集團在綠色發展領域的強勁實力。立足齊魯大地,更將目光投向全球。集團緊抓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機遇,兩年間在沙特、越南、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成功簽約項目55個,承辦“好品山東”新加坡展示會等境外活動29場,讓“山東設計”的名片閃耀國際舞臺。2024年,集團新簽設計服務合同達2億元,其中戰新產業及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市場占比高達70%,儲備項目38個。天鼎豐中東非織造材料、萬象色織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的順利推進,充分展現了集團技術輸出能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雙重提升。在業務模式創新上,EPC總承包模式同樣實現突破:新疆昆侖鋼鐵能源綜合利用等10個項目成功落地,總合同額達5383萬元,另有11個潛在項目蓄勢待發,為集團發展注入新動能。“科技屬性是集團發展的核心支撐。”陸曉楠的深刻判斷,指引著集團向更高水平邁進的進階方向。整合創新資源,集團著力構建多層次創新平臺:聚合輕工、能源、紡織、建材四大設計院的優勢力量,打造新材料與新能源全產業鏈服務平臺;聯合泰山學者團隊,整合紡科院、建材設計院的科研人員、先進設備及核心技術,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鏈條;融合《中華紙業》《山東紡織科技》期刊與百特展覽設計資源,搭建AI驅動的融媒體資源庫,積極探索數字資產增值新路徑。深化人才機制改革,集團以二次整合為契機,重構組織架構:補齊項目全流程管理短板,完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;引入市場化績效機制,推行“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的動態考核體系。公司本部人員全體起立,19個崗位公開競聘,面向全集團“賽馬選賢”;加大選人用人育人力度,選拔5名青年骨干充實權屬單位領導班子;堅持業績貢獻與薪酬待遇、干部任免緊密掛鉤,確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,組織效能持續釋放。
《中期發展規劃》為集團勾勒出清晰藍圖:近三年力爭實現利潤翻番,最終建成具備較強科技屬性的“省內一流、國內知名”特色設計工程集團。改革未有窮期,奮斗永不止步。從破局重組到向新而行,從科技賦能到全球布局,山東國控設計集團正以“二次創業”的昂揚銳氣,在齊魯大地上書寫著國企改革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,為山東國資國企轉型升級持續注入澎湃動能。